国内宏观
国家发改委调研水泥等原材料涨价原因
2019年12月03日09:52 来源:上海证券报
来源:上海证券报 作者:于祥明
近期部分地区焦煤、钢材、玻璃、水泥等工业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,再次引起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注。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将于近日召开座谈会,分析有关原材料价格上涨原因及研判后期走势。
截至11月25日,全国高标号散装水泥价格为495.31元/吨,超过2018年的最高点,创2011年以来的最高价。因此,水泥价格是否会受到政策调控,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据悉,此次会议要求上海期货交易所、郑州商品交易所、大连商品交易所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、中国水泥协会、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等单位参加,要求相关单位报送相关材料,会期定于本周二。
“水泥价格的上涨,有长期价格偏低、去产能、环保等多种因素作用,因此市场不应过于担忧政策层面的调控。”资深水泥专家、数字水泥网CEO陈柏林向上证报记者表示,为了及时掌握市场情况,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对原材料市场进行调研已经常态化,市场无需有过多联想。
从各区域来看,今年多数省份水泥价格同比上涨,涨幅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南,如广西(17.53%)、广东(12.94%)、河南(12.69%)等,而多数省份涨幅在10%以下,12个省份价格不涨反降,主要是东北、西南地区省份,长三角地区价格还未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。
当然,有些区域如河南,水泥价格和涨幅却因环保核查,大大超出预期,短短1个月累计上涨超过100元/吨。河南已经成为除西藏外唯一每吨价格超600元的地区。除此之外,有11个省份水泥每吨价格超过500元,如浙江、江西、山东、湖北等。
与水泥相比,玻璃价格的涨幅似乎更大。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,10月份,全国市场高标号散装水泥平均价格459元/吨,比上月上涨2.5%,同比上涨1.8%;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格为78.1元/重量箱,比上月上涨2%,同比上涨3.4%。
相关链接 >>
· 2019-12-03央行持续“精准滴灌” 新的定向融资支持政策有望陆续推出
· 2019-12-03央行拟“拉黑”网贷代扣业务
· 2019-12-03调控精准发力 通胀压力可控
· 2019-12-03银行永续债发行提速 年内发行规模近5000亿元
· 2019-12-02国内油价“三连涨” 加满一箱多花2元
· 2019-12-0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如何规划?
· 2019-12-02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存在十大积极因素
· 2019-12-02人民银行:11月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5968亿元
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
新闻排行
- 日排行
- 周排行
- 总排行
1
[库存看市场]库存继续增加,价格震荡下行
2
12月14日长江钢铁建筑钢材调价信息
3
流动性投放有望加码
4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9年四季度出口工作座谈会在永钢召开
5
2020年中国经济关键在“稳”
6
利多预期集中释放 铁矿石承压震荡
7
周五美油收高1.5%突破60美元 布油收涨1.6%
8
河钢与金隅实施全产业链战略合作 钢铁水泥巨无霸抱团
9
黄金期货价格周五收高0.6%